欧阳修词鉴赏
1、《浣溪沙》
开创宋代文风的导师,是欧阳修。我们看到苏轼这些人,都是他精心选拔上来的学生。为什么说他是宋代文风的导师。最重要一点就是他摆脱了南朝华丽的辞藻堆砌和矫揉造作,强调了文学的生活化,平实化。我们看看他的一首《浣溪沙》。
浣溪沙(欧阳修)
堤上游人逐画船,拍堤春水四垂天。绿杨楼外出秋千。
白发戴花君莫笑,六幺催拍盏频传。人生何处似樽前。
春天的西湖上,水天相接,游人熙熙攘攘,喧闹繁华。不知哪家的邻家少女还在欢乐地荡着秋千。一片喜气洋洋。就在这种春意盎然之下,看看我们的太守长官,“白发戴花君莫笑”,假若今天的一个领导会在花白的头发上戴花,那真是令人惊异。但欧阳修不仅戴花,还劝别人不要笑我,拍打着曲子的节奏,觥筹交错,痛饮狂歌。你会觉得这个老翁与西湖的春天是那样的和谐,人与山与水融为一体,乐在其中,甚至乐意忘形了。欧阳修最让人称道的就是可以与民同乐,这在《醉翁亭记》中体现的淋漓尽致。在这是宋代文人的潇洒,他可以自在到他不是那个太守,没有摆出一副官架子,相反他变成了一个非常可爱的老人,“人生何处似尊前”,看,这分明就是一个对生命生活充满兴趣的人。
2、《浪淘沙》
唐代,词已经出现,在五代的时候,词有了一个大的发展。但五代的词都是比较伤感的,如南唐后主李煜,那种政治上的无力感,所以写出的东西都是哀伤的。到了北宋,尤其是在檀渊之盟后128年左右的和平时期,喜气就出来了,人们心中多了一份从容的生命感觉。我们看看欧阳修的《浪淘沙》
浪淘沙(欧阳修)
把酒祝东风,且共从容,垂杨紫陌洛城东。总是当时携手处,游遍芳丛。
聚散苦匆匆,此恨无穷。今年花胜去年红。可惜明年花更好,知与谁同?
“把酒祝东风,且共从容”。从容是宋代人追求的东西。从容,是一种自信,这一方面得益于国家的强大安定。在从容之中,我们看到了他们游遍芳丛的文人雅兴。这在韩愈柳宗元那里是很难看到的。他们比较辛苦,背负了很大的文以载道的文学使命。而宋代如果没有那种救国救世的文学使命时候,再要求文人抒发这种豪迈深情,那会十分别扭矫情。
因为人们在乎了生命中的平凡,所以这首词也有点伤感。,聚散苦匆匆,此恨无穷。生命无常,所以才会珍惜每一个片段的美好。其实,此恨无穷,也是从容地稍显矫情,在字里行间,这种恨,哪能比得上李煜那句“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”啊。
3、《蝶恋花》
宋代知识分子,尤其是北宋,很多人说他们少了点血气方刚,多了份迷人柔情。而像欧阳修这种太守级的人物,作品里少了份官僚气,多了份生活气,这是非常难得的。我们看看他这首《蝶恋花》。
蝶恋花(欧阳修)
庭院深深深几许,杨柳堆烟,帘幕无重数。玉勒雕鞍游冶处,楼高不见章台路。
雨横风狂三月暮,门掩黄昏,无计留春住。泪眼问花花不语,乱红飞过秋千去。
“庭院深深深几许”,读完后我们立刻就能看到琼瑶的影子。可见,琼瑶多少东西是从这里出来的啊。这句两用三个深,这只有歌曲里面才出现,唐诗没人敢这样连用。其实“深深深”,只能形容中国建筑。我们说古代的庭院,不是一眼望到底,而是有多层屏风花厅等阻挡。苏州园林最能体现古代园林幽深的特点。
接下来,词的内容就有点不避讳了。你看“玉勒雕鞍游冶处,楼高不见章台路“,这章台路就是汉代的妓院,汉代的妓院并不是那么肮脏,它是众多歌妓所在的地方。其实宋代的文人对这些地方一点都不避讳,而且对自己私下的生活描述没有任何遮掩。
全词最经典一句当属“泪眼问花花不语,乱红飞过秋千去”,这颇有“无可奈何花落去”的伤感,含泪问花,怎么留住春天,百花默然,随风翻过秋千飞走了。画面唯美,深情动人,这也许也是宋代知识分子最迷人的部分。
4、《生查子》
词最开始的时候多写情,《花间集》是温庭筠为代表的第一部文人词集。往后发展,这种情酒变得多样化,有慷慨激昂的,有低回婉转的,有伤心欲绝的,有隐忍释然的。今天我们看看欧阳修的《生查子》。
生查子(欧阳修)
去年元夜时,花市灯如昼。月上柳梢头,人约黄昏后。
今年元夜时,月与灯依旧。不见去年人,泪湿春衫袖。
词的上片回忆从前幽会,充满希望与幸福,月上柳梢头,人约黄昏后。周围的环境,无论是花、灯,还是月、柳,都成了爱的见证,美的表白。
但快乐的时光总是很快成为记忆。如今月色依旧美好,灯市依旧灿烂如昼。环境依旧似去年,而人又如何呢?物是人非的怅惘,今昔对比的凄凉,这时灯、花、月、柳,在主人公眼里只不过是凄凉的化身、伤感的催化剂、相思的见证。
古人如此,今人亦然。世间总有太多的伤感和遗憾。世事在变,沧海桑田。回眸寻望,昔人都已不见,此地空余断肠人。滚滚红尘,茫茫人海,佳人无处寻觅,便纵有柔情万种,更与何人说?这让人想起了李清照,只恐双溪舴艋舟,载不动这许多愁。
5、《玉楼春》
词,在早期的时候就是市井街巷传唱的歌词。而著名国学家王国维称南唐后主李煜将伶工之词变为士大夫之词。通俗来讲,很多宋词都可以看做是当时的流行歌词。像“人生自是有情痴,此恨不关风与月”这句广为流传的经典句子,就出自于欧阳修的《玉楼春》。
玉楼春(欧阳修)
尊前拟把归期说,欲语春容先惨咽。人生自是有情痴,此恨不关风与月。
离歌且莫翻新阕,一曲能教肠千结。直须看尽洛城花,始共春风容易别。
“樽前拟把归期说,未语春容先惨咽”,看来喝酒是要与朋友告别了,告别的时候很想告诉他回来是什么时候,可是还没有讲就已经泣不成声了。可是,很多词人就会深陷在悲伤当中不能自拔,而欧阳修在这里却直接地在这里解嘲:他说,痴情,是人生对于感情的执着,没什么道理好讲。中天明月、楼台清风原本无情,与人事了无关涉,只因情痴人眼中观之,皆成伤心断肠之物。
在下阕,唱起离歌,断了情肠,一般琼瑶式结尾一定要接着渲染下去,情愁离恨连绵不绝。但欧阳修却笔峰一转,说“直须看尽洛城花,始共春风容易别”,你看看整个洛城的花,所有的花都会开,也都会凋零。他让人们看到了生命的真实,不要只看到花开,还要看到花落。这样,整首词显得极其自然直接,丝毫没有矫揉造作。
欧阳修对整个宋代文风有着很大的影响,等我们看到苏轼时,会发现苏轼的东西也有着一种自然与直接,不会陷入绝对的哀愁当中。
6、《浣溪沙》
中国的古文化中时时少不了酒的影子,在一些文人墨客那里,酒是更像是一个朋友,一个情人,在很多人的印象里,酒就是豪情,酒就是英雄气,酒就是风流倜傥……
欧阳修是妇孺皆知的醉翁。他那篇著名的《醉翁亭记》,从头到尾贯穿一股酒气。无酒不成文,无酒不成乐。天乐地乐,山乐水乐,皆因为有酒。所以酒就成了欧阳修生命中的伴侣。我们看看他的这首《浣溪沙》。
浣溪沙(欧阳修)
十载相逢酒一卮,故人才见便开眉。老来游旧更同谁?
浮世歌欢真易失,宦途离合信难期。尊前莫惜醉如泥。
十载相逢,旧友交情深,见了还没来得急叙叙旧,先喝酒。你看,酒这醇香浓烈,不就正好照应了他们此刻的心情了么。古人说酒通人性,其实,是人寓情于酒,情酒交融了。欧阳修和旧友喝完就后,一定有了促膝长谈,甚至彻夜未眠,聊聊人生苦短,聊聊宦海沉浮,聊聊悲欢离合,聊聊儿女情长。聊到伤心处,痛饮三杯,以解心头愁怨;聊到得意处,狂饮欢歌,抒发人生感慨。醉如泥,酩酊大醉,醉的不省人事,醉的体软如泥,多么豪放,多么潇洒,多么释然!
这样的性格也影响到了苏东坡,他那里便是“明月几时有,把酒问青天”活脱脱的一个酒徒形象,所以我们从他们嗜酒如命和风度潇洒的神态,可以领略他们独特的人生态度!
7、《朝中措》
纵观欧阳修的文词,“翁”这个字最容易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出现。可以说,翁是欧阳修说钟爱的一个生命状态。在《醉翁亭记》中,正值盛年的他,自号醉翁。很多人会惊讶:谁没事儿老爱说自己是个老头子呢?我们看看这首《朝中措》。
朝中措·平山堂(欧阳修)
平山阑槛倚晴空,山色有无中。手种堂前垂柳,别来几度春风。
文章太守,挥毫万字,一饮千钟。行乐直须年少,尊前看取衰翁。
平山是他的书房平山堂所在的地方,这个地方看起来非常美。山色有无,时隐时现,万里碧空,垂柳依依,舒适惬意。我们不仅感叹,古代有钱有势的人,确实生活环境是极好的。下面几句十分有意思,“行乐直须年少,樽前看取衰翁”,他跟旁边的人说你们要珍惜,现在这么年轻,趁年轻赶快行乐吧,你看那坐在酒樽前的老头儿已经不行了,其实那个老头就说的是他自己。这其实是一种自嘲,欧阳修自己已经衰老,以自己当做例子,来告诉年轻人好好珍惜。所以我们看出,宋代的文化里,对于青春和衰老都说的十分直白,没有人会刻意隐藏。欧阳修这么率性的性格,恰恰成就了生命的优美,越老越有味道。
